8月美豆报告利空还是利多 国内豆粕市场该何去何从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粮油市场报
北京时间8月12日周六凌晨零点,美国农业部公布了8月供需报告。该报告对2023/2024年度美国大豆供需平衡做出调整,其中上调期初大豆库存,下调新作大豆产量、出口量及期末库存。
(相关资料图)
此数据的调整意味着新季美国大豆供需平衡将再度收紧,为此,该报告预期美国2023/2024年度大豆平均价格为1270美分/蒲式耳,较上月上涨30美分/蒲式耳,预计豆粕价格将上涨5美元/吨,至380美元/吨。
受到2023/2024年度美国大豆供需数据调整的影响,8月USDA报告将2023/202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出口量、期末库存均进行下调。此份报告的关注点在于将美豆单产从52蒲式耳/英亩下调至50.9蒲式耳/英亩,对于CBOT大豆影响中性偏多。
报告公布后的1分钟内,CBOT大豆各合约最高涨幅均在2%左右,随后迅速回吐该涨幅。8月USDA报告公布的时间是国内豆粕期货休市时间,休市前连粕近月09合约为避险而减仓下跌。
美豆产量如预期下调,但产区天气持续改善
8月USDA报告将美豆单产下调至50.9蒲式耳/英亩,基本符合此前主流咨询机构预测的50.0~51.0蒲式耳/英亩的区间。新作美国大豆收获面积维持在8270万英亩,基于单产和收获面积计算,USDA将2023/2024年度美国新作大豆产量下调至1.1445亿吨,较7月预估值的1.1703亿吨下调258万吨,并创下近4年的低点。
笔者在前瞻报告中提及8月USDA报告对美豆新作单产大概率向下调整,但对单产调整幅度上是有很大分歧的。分歧点主要在于偏低的优良率数据以及当前较好的作物生长状况的矛盾。
截至8月6日,美豆优良率为54%,并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如果基于偏低的作物优良率,那么,8月USDA给出的50.9蒲式耳/英亩的单产预测值并不算低。厄尔尼诺背景下,美豆主产区出现大面积有效降雨,8月初美豆优良率也从52%回升到了54%,这也是美豆单产没有大幅下调的主要原因。
分歧主要是不确定美国农业部对于事实和预期二者权重划分情况,即已经发生的美豆作物偏低的优良率和未来作物生长向好的预期这二者多空博弈,最终给到了50.9美分/蒲式耳的单产预估值。
此次报告下调美豆单产应该被理解为利多,但美豆受到利多刺激的涨幅很快被回吐。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一是基于近期良好的作物生长条件;二是市场预期9月USDA报告大概率会对8月单产向上进行修正。这也反映出市场交易逻辑在提升,并不完全依赖于报告给出的数据做出判断。
尽管天气方面有分歧,但受制于收获面积的大幅下调,新作美豆产量也难有大增。即便9月USDA报告将美豆单产重新上调至51.5~52美分/蒲式耳,新作美豆产量也仅仅维持在1.1542亿~1.1654亿吨之间,即大概率低于2022/2023年度的1.1638亿吨。天气市背景下,美豆振幅预期加剧,而2023/2024年度美国大豆供需将延续偏紧的格局,CBOT大豆价格重心难有大幅下移。
此外,由于将2022/2023年度美国大豆进口量从68万吨上调至82万吨,因此2023/2024年度美豆期初库存为708万吨,较上月上调了13万吨。由于2023/2024年度美豆产量下调,且压榨消费及国内总消费量未做调整,因此上调了美豆新作市场的进口量,并下调了出口量,进而导致全球大豆出口量下调至1.6877亿吨,全球新作大豆期末库存也减了160万吨,至1.194亿吨。
8月USDA供需报告对国内豆粕影响中性偏多
我国大豆年进口量接近1亿吨,全球占比约为85%,因此,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直接影响到我国大豆的进口成本,从而影响油厂榨利,进而影响到进口意愿与大豆到港节奏。由于进口依赖度较高,并且基本以CBOT大豆±升贴水定价,我国豆粕价价格趋势性追随美豆价格波动,节奏上则是受到自身供需影响。
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是主要的大豆出口国,美国大豆主要出口季为11月至次年5月,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主要出口季为4月至11月。随着巴西大豆销售及装船进度的加快,此前巴西仓容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全球较为旺盛的大豆需求,也使得巴西大豆升贴水快速回升,抬高了我国大豆的进口成本。
由于2023/2024年度美国大豆供需延续偏紧的格局,2023年12月船期及之前月份船期的大豆到岸升贴水均在250美分/蒲式耳上方,只有到了南美新作上市时期升贴水才会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在南美新作大豆上市之前,进口大豆成本并不会很低。
根据排船及发船量情况推算,预计三季度我国大豆到港量较小,供应总量可能在今年8~10月递减,沿海港口大豆库存预计也将季节性下降,届时我国豆粕库存偏低的情况或延续。目前生猪存栏量较大,7月生猪价格反弹使得我国生猪产能去化延缓,至少在11月之前豆粕的需求预计较为坚挺,预计8~10月豆粕价格易涨难跌。
从当前基本面来看,不排除重演去年历史,即国内现货持续拉涨带动期货走高的情况,但远月特别是对应2024年南美新作大豆上市期合约,依旧偏空看待。